各地动态
哲学与科技高研所成功主办“第五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

2019年-12月-16日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社科处主办的第五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于2019年10月27–29日分别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召开。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张政文教授、山东大学洪汉鼎教授、原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教授、德国达姆塔特工业大学罗德曼(Alfred Nordmann)教授,以及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华南理工大学等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此次论坛以“量子科学技术诠释学的问题、前沿与进路”为主题,吸引各方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第五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于10月27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三会议室召开,由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所长吴国林教授主持开幕式及第一阶段大会报告会。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江教授致开幕词,他高度评价了过去几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所取得的成绩,希望做得更好并在国际上有地位。他做了《论中国的“阐”与“诠”》的报告,从汉语言的根基出发,“阐”与“诠”是截然不同的。“阐”从中国古代文字上说更注重在文字本来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和挖掘,它是开放的、公共的、交流的和协商的。“诠”按照造字本意的音和形,它是自言的、命令的,是严格追求文本和现象的本来意义的。在这一意义上讲“阐释”比“诠释”更高级,他主张在中国应该称之为“阐释学”,它是在诠释基础上的阐释,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现象本身而任意阐释。山东大学洪汉鼎教授在《论Hermeneutik概念》的报告中指出,Hermeneutik是一个希腊词,它可以准确翻译为解释,这一表述在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有充分体现。关于阐释、诠释和解释这三个词应该根据具体的使用背景来进行选择,不可一概而论地把一种表达贯穿于所有场景之中。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表述,应该因地适宜的来挖掘其深层的含义。张政文教授在《自然科学是客观认识活动还是文化阐释活动》的报告中指出,第一,要让阐释学成为阐释学。第二,阐释学必须要有边界,无限扩大边界将使所有内容丧失合法性。第三,人类有两种真理,一种是事实的真理,事实通过法则的结构形成了人类的普遍规则,是因真而理,自然科学就是追求这一真理的科学;另一种真理是共识的真理,是先有理后有真。第四,阐释学的意义是要对事实进行阐发而不仅仅停留在说明事实这一层面上。第五,没有科学阐释学并不等同于科学领域中间没有阐释学。当自然科学追求自然科学有何意义的时候,自然科学转向精神科学。

  第二阶段大会报告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教授主持。山西大学高策教授在《贝尔不等式——自由意志与量子阐释》的报告中指出,第一,贝尔不等式证明了微观世界是非决定和非定域的。第二,通过假设推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均存在自由意志,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宇宙的发展是可以在其过程中进行选择的;第三,阐释学能否引进以及如何与基本物理量结合可能是科学解决的一个方向。德国达姆塔特工业大学罗德曼教授在《Hermeneutics of Science》的报告中谈到,他试图将“科学诠释学”定位于诠释学的历史与传统,指出“科学诠释学”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研究语言的明显透明性是如何可能的,如何建立和保持这种可能。第二项工作是追踪从意义不确定性的诠释学状态到物理决定的状态的辩证运动。吴国林教授在《论量子延迟选择实验的诠释与阐释》的报告中指出,要正确理解“诠释”与“阐释”的含义,所谓“诠释”是借助于技术,人按照事物的本性,公正的合规律和规范地理解;而“阐释”是对已知或未知的东西进行的开启和显现,但并不借助于技术。量子力学与阐释和诠释的关系主要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对量子概念和量子现象的阐释来获得关于量子的规律;另一方面当使用所获规律进行科学预见时这一过程就变成了诠释。通过量子延迟选择实验得到的视域融合、效果历史能够将原来人文当中的诠释学扩展到自然科学领域,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0月28日的大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号楼102A会议室举行。第三阶段大会报告会由华南理工大学陶建文教授主持。成素梅教授在《量子力学的解释与理解》的报告中指出,在量子力学中,Understanding有助于对规律的理解,用不同的Understanding解释前提假设时会得出不同Interpretation。苏州大学李继堂教授在《量子规范场论的整体性解释》中详细阐述了量子规范场论的整体性解释的发展趋势。

  第四阶段大会报告由罗德曼教授主持。陶建文教授在《量子诠释的时间哲学基础》的报告中指出,通过在意识领域和哲学领域进行思考,从时间的维度讨论问题也是完全合法的。时间实际上就是一个中介物,时间流动实际上是我们内心时间的流动铺设。山西大学乔笑斐博士在《当代科学阐释——从索卡尔事件谈起》中从索卡尔事件出发,就谁有资格阐释科学、争夺公共话语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刘小青在《技术人工物的诠释学分析》中指出,技术人工物本身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作者的意图蕴含于其中并可以通过实际制造转化为物质实体。

  吴国林教授最后对大会做出简要总结,这是一个小规模的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我们也允许一部分相关的专家学者旁听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当代量子科学与量子技术的诠释与阐释问题,Hermeneutik、Interpretation等词的中文翻译问题和量子诠释、阐释的目标与进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今后将持续推进量子科学诠释和量子技术诠释学的研究,以促进中国的科学诠释学学派的成长。量子诠释学有着一个伟大的未来!

  (曹慧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