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第七分会场:绿色科技创新与两山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年-11月-14日

  随着11月2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八届三次理事会在京胜利召开,2019年学术年会盛大开幕,11月3日2019年学术年会各分会场也如火如荼地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第七分会场设于北京裕龙国际酒店三楼第四会议室,分会场的主题为“绿色科技创新与两山理论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大高校、省委党校、科研院所等,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第七分会场会议,就绿色科技创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问题展开学术讨论。

  8:30第七分会场会议正式开始,上午的会议分三个部分进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分别致辞后,会议进入第一环节:主旨发言。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黎祖交以《既要重视资源、环境,更要重视生态系统》为题做了精彩的开场报告,指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系统理论的建立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教授就《理解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做主旨演讲,在对绿色发展理念内涵释义后,周教授指出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关系,如与五位一体中其他建设的关系,与传统文明的关系等。同时,要避免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误区,如生态好就等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必然与经济发展对立等。

  接着进入会议的第一个论题:新时期生态文明新思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对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模式进行了学理性阐释。郇教授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区域模式探讨中基本的方法论考量应基于生态空间维度、管理哲学维度和绿色进路选择维度的三个层面。并结合对江西北部、云南普洱市和内蒙古库布其三个个例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实践在现实中是异常复杂与十分多样化的,因而任何视角下所做出的区域模式概括及其普遍性声称都应非常谨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指出“四个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总体布局是总体框架,基本方略是行动路线,发展理念是观念引领,攻坚战役是现实任务,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部署和总体要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叶冬娜从系统论视域对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蕴作出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刘学敏从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与减贫的角度论述了贫困地区如何突破贫困与生态恢复的“双重制约”问题。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教授肖显静对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研究概况及推进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建设的意见。

  上午会议的后半场围绕“两山理论”展开。先是“两山理论”的理论探讨,由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肖广岭导师主持。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梁红军认为,践行“两山理论”须强化污染的科学精准治理。从精准决策开始,以“六个科学精准”为着力点,加快我国污染的防治攻坚。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彭富国就产业园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展开论述。彭教授认为,产业园区走以低碳环保为核心、以高新产业为龙头、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主导的产城融合发展道路已是大势之趋。提供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发展,已是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任务。产业园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坚持用绿色理念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推进园区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扶植绿色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绿色创新发展生态。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房志敏教授对绿色文化进行绿色发展视域解析。房教授认为绿色文化直面当下黑色发展模式下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的绿色发展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植根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着眼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成果,具有了人民性、发展性和共享性的内在属性。

  再是“两山理论”的实践转化,由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亮华主持。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闫世强副教授提出并分析了“两山理论”实践转化的山西路径。他在分析把握“两山理论”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为推动山西绿色发展,就是要在一个“绿”字上下功夫,以此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双重改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获得感的和谐共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盛世兰教授深入分析了普洱市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盛教授指出,普洱是首个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绿色是普洱的最大特色,生态是普洱最宝贵的财富。普洱市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一时代主旋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三个定位,创新体制机制,推行绿色政绩新体系,率先在全国建立并运行了绿色经济考核体系,对绿水青山可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含量进行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量化核算;发展绿色产业,耕好绿色经济试验田;倡导绿色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新家园,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及绿色崛起。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执着探索,真正做到了生态与生计兼顾、“绿起来”与“富起来”结合,为各地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对生态条件、生态基础较好的地区走高质量、高标准绿色发展道路作出了表率。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盛辉副教授就《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及其时代意蕴》展开论述。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与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对科技创新的形成、社会价值和重要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实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会后,学者们针对报告的内容和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回应。

  13:30,开始当天会议的下午场,主要进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换届工作。会议先进行第三届专委会总结事项,由中国质量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李刚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其主要任务是组织会员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思想、方法和规律的研究,对开创性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的研究与支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三届理事长赵建军对第三届专委会进行总结。赵理事长总结了第三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委员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开展促进科技创新专业人员与企业结合、实现原创性科研成果产业化等具体工作,并肯定了收到的成效。在开展活动方面,第三届理事会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主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于举办了九次国内学术论坛,三次国际学术论坛,很好的促进了国内外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领域的学术交流,深刻践行了专委会立足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面向绿色发展实践的发展理念。

  会议的下半场主要进行第四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换届工作,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副教授郝栋主持。会议依次通过第四届理事名单,通过第四届常务理事名单,产生第四届专委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人选,通过第四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与经济工作委员会人员名单,颁发科技创新委员会特聘研究员聘书。第三届理事长赵建军教授获得连任资格。在第四届理事长发言中,赵理事长指出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在专委会成立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给予了专委会很大的支持与帮助;为会员理事服务是专委会秉持的传统,也是刚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关于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赵建军理事长认为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仍是专委会需要创新的关键。

  (王亚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