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刊物——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2020第2期227
2020年-06月-03日

  目 录

  --本会消息--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倡议书.................................................1

  --学术活动--

  新兴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学术研讨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第三分会场会议综述..................3

  十字路口上的科技创新研究和科学技术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第四分会场会议综述................15

  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哲学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第五分会场会议综述................18

  第七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29

  --学界书讯--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国际传播初探

  ——两本关于中国科技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史的俄文专著简介......................31

  --各地消息--

  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34

  责任编辑:朱欢欢 2020年第2期 总第227期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倡议书

  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省(市)自治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全体会员:

  疫情面前,生命至上。当前,全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进入关键时期,阻击疫情蔓延是全国上下共同的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同舟共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群策群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充分发挥自然辩证法文理学科交叉的优势,组织和动员自然辩证法领域科技工作者开展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向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省(市)自治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全体会员发出如下倡议:

  一、牢记责任使命,坚定必胜信念。信心是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有信心才会有力量。我们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上来。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14亿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只要我们按照习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坚持党建引领,做好示范工作。广大党员要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遵守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各项措施,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自觉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各省科协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扎实做好本行业的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行业治理和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

  三、发挥自然辩证法学科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省(市)自治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入宣传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让广大公众掌握正确的疫情防护知识,以科学知识抵制流言传播。动员和组织专家开展线上交流,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防控建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即时准确、科学的信息参考。

  四、严格执行政府要求,创新工作形式。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省(市)自治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要严格执行当地政府有关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和统一部署,做到全力支持、积极配合。近期暂停各项大型会议活动,鼓励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学术研讨和相关工作,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

  最后,让我们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党员、干警、志愿者等以及坚守在各行各业的人们致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让我们自然辩证法学界携起手来,与全国医务工作者一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力量。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20年2月1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3期要目

  (2020年3月18日出版)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与生态文明”笔谈……马惠娣,肖广岭,萧玲,徐治立,计彤,刘孝廷

  哲学存在问题与含有存在谓词的语言框架……………………………………………………….叶 闯

  技术创新涌现性的特征表达及其认知演化基础………………………………………………...孙 烨

  科学民主化研究的缘起、现状及意义…………………………………………………章雁超,尚智丛

  
新兴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学术研讨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

  第三分会场会议综述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八届三次理事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于2019年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了第三分会场“新兴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学术研讨会”。

  第三分会场于11月3日上午8:30正式开始。上午的分会场主题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前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段伟文教授首先做了题为《社会计算的认知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的主题报告,段教授指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通过在线和传感数据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挖掘的社会计算日益兴起,从商业智能、舆情分析到计算社会学,社会计算使得对人的行为、情感乃至意愿的大规模实时观察、分析与干预成为可能,这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挑战。应对思路是根据社会计算对价值与伦理的影响机制对其所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矫治。从功能上讲,当前的社会计算主要是基于数据与算法的行为分析技术,其本质是既观测世界又对世界采取行动的技术化科学的科学认知方式或世界制造的方式。对此,首先应该通过对其认知机制的哲学分析揭示社会计算所构建的事实与价值的纠缠性。基于这种高度纠缠性,首先不应该将技术与伦理对立起来看,而应走出技术自主论、社会建构论等一般的技术哲学反思及批判,超越“信息茧房”、“过滤气泡”抽象的概念,揭示其与技术资源、成本效益等价值层面的相关性,探讨由此可能引发的具体伦理问题,提出基于利弊权衡的可行的治理方案。其二,从社会计算所具有的算法权力等操作性维度出发,探讨各种社会计算所带来的社会权力的重新配置机制及其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具体干预方式,从而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公以及相关的利益冲突、权益侵犯及社会歧视等问题,再进行平衡操作与反向干预。其三,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伦理”改进机制落实对社会计算的伦理治理,在此过程中无疑需要通过人文学者与科技专家的对话,以实现价值诉求与技术需求之间的“转译”。

  大连理工大学的李伦教授做了题为《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人工智能道德决策初探》的主题报告。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以人类价值为基础,以人类福祉为目标,这就要求必须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良心)。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应围绕“机芯”和“人心”两个维度来展开。“机芯”研究主要是指人工智能道德算法研究,旨在使人工智能拥有“良芯”,使之成为道德的人工智能或道德的机器。“人心”是指人工智能研发者和应用者应当具有“良心”,使人工智能的设计合乎道德,避免恶意设计,并确保人工智能的善用,使之造福人类社会,即“人心”研究涵盖人工智能设计伦理和社会伦理研究。 “机芯”和“人心”研究存在诸多基础性问题,需要在道德哲学层面做出回应。因此,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包括人工智能道德哲学、人工智能道德算法、人工智能设计伦理和人工智能社会伦理等四个维度。

  上海社科院的成素梅教授做了题为《智能机器人应有法律主体资格吗》的主题报告。成教授指出,现有智能机器人的法律困境主要包括合同法领域中如何使智能投资顾问签订的合同成立和有效?现有法律的工具说,智能程序或软件机器人不是法律主体。在侵权责任法中,构成侵权的两个要件,一是产生过错行为,二是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对于这些困境,现存的三类观点是:一是赋予智能机器人等同于自然人的法律主体资格;二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在不需要赋予智能机器人法律主体资格的情况下,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三是设立一类新的主体:电子智能体。成教授总结到:分布式智能体的行为是随机的,由它们造成的损失,根本无法追溯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为了减轻设计者、制造者、操作者等人的责任,只能由分布式智能体来承担责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有必要赋予智能机器人“适当”的法律主体资格。既不认为机器人具有与人类同等的法律主体资格地位,也不认为智能机器人只是无生命的工具,而是采取一种折中的态度,赋予智能机器人介于“依赖性人格”和“独立人格”之间的特殊人格:像公司等实体一样,成为有能力承担一组法律权利和责任的特定主体。

  东北大学的文成伟教授做了题为《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现代技术与人类经验关系研究》的主题报告。文教授指出:当代高新技术不仅规定着现代人的生存方式,而且改变着传统的经验。当技术走进生活以后,便成为人领悟生存经验且无从回避的境域。当高新技术以技术终端的形式进入生活,譬如,如果脑机接口被打开后,人机的界限就会模糊,人将成为终极意义上的终端和设备,只需要授权对方读取你的信息,对方与你身心即时临场呈现的状况就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高新技术将给经验带来全新的模式。从后现象学的视角出发,在当下的高技术时代,“存在”的核心意义凝聚为“做”的本体论意义,意即所谓存在其实是行动、实践所解蔽出来的绽放。在存在论意义上,技术一方面代替了做,完成了“做”,另一方面“做”也促成生活经验面向未来的生成,促成生活世界的构建。在技术生成的经验世界中,“做”的未来之维与经验之维整合将以审慎的理性为原则,坚持经验与技术意向性相耦合,形成以成人之道为旨归的生活世界的经验塑造。通过技术在生活世界与经验的交互界面,依照“物”理、“事”理和“人”理三维合一的实践智慧,在技术终端与人相结合的界面,实现技术生存方式的为人之道。

  上午第二部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史玉民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范春萍教授首先做题为《科技巨风险时代的伦理挑战》主题报告。范教授指出,产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工程逐渐相互依存、协同、共生、融合,形成一个功能相异却纠缠发展的科技体,成为拉动社会物质文明进程的主要力量,也成为对未来世界的主要塑造力量。这个科技体具有内禀成长性和异化性,对其成长和风险人类并不拥有控制力。科技巨风险时代,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伦理挑战,主要表现在:机器崛起导致机器人格化、巨量透支生物圈生命力致使自然主体性突显等伦理主体性迷失的挑战,以及社会契约公理基础丧失的挑战;生殖技术对人伦关系稳定性、生命伦理等的挑战;科技发展马太效应使物质财富异常集聚、科技受益和受害人群不对等对社会伦理的挑战;科技体异常鼓胀冲击自然生态平衡使人类面临整体生存危机,对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挑战;异常强大科技力量用于战争对战争伦理的挑战;太空军事化对太空伦理的挑战;异常强大科技能力对科技功能和责任等传统科技伦理观念的挑战;异常强大工程能力对自然系统的侵害,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共识及代际公平价值观的挑战;未来新文明对人类新伦理建构和驾驭能力的挑战,等。

  湖南师范大学的毛新志教授做了题为《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及其反思》。毛教授认为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特别是贺建奎“基因婴儿编辑”事件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术界围绕其伦理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人类基因编辑技术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风险与受益的伦理评估、基因专利的伦理审视、新一轮优生学的复活、道德滑坡问题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在分析这些伦理问题的基础上,从人类基因编辑的应用范围、伦理倾销、生物恐怖主义、完美主义与技术对人改造的限度,以及后人类主义等方面进行价值反思。基本结论是:重视基因编辑风险的伦理评估,加强基因编辑的伦理挑战与伦理问题的研究,建立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治理框架,加强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规制,有效应对基因编辑的风险和伦理挑战。

  北京工业大学的张恒力教授做了题为《工程伦理教育与职业责任》的主题报告。张教授指出,职业责任是基于伦理责任或与伦理责任高度相关的。工程伦理的教学目标是:强调道德自主性和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应具备道德意识、强有力的道德推理、道德一致性、道德想象力和道德沟通技能,同时更应以道德上负责任的方式行动,应达到道德合理性、尊重人、容忍差异、道德希望、完整性的目标。教学内容中的职业责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即明确了职业责任的基本要求,提出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法、策略与技能。另外一部分是工程实践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立足国内外工程实践活动,通过处理与分析工程伦理问题,把握与解决伦理问题中的道德原则,提升工程师职业素养与道德能力,增强道德责任感。报告的最后,张教授指出职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要从职业意识、职业权力和职业能力三部分协同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程倩春教授做了题为《对于大爆炸式创新的人文思考》的主题报告。程教授认为,当今社会,创新不仅成为各个企业组织产品服务的核心,而且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世界各国相继创建国家创新系统,以便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提升综合实力,保证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人类的创新活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大爆炸式创新时代。大爆炸式创新完全不同于已往的创新,是一个有着巨大能量的颠覆过程,它不仅对人类现实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未来发展的认识与理解。

  浙江大学的潘恩荣教授做了题为《智慧集成与反身性资本重组——人工智能时代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力分析》的主题报告。潘教授指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技术集成与资本重组,其动力的有效性建立在对“度”的把握。传统工业革命追求“速度”,在技术集成方面表现为生产的功能叠加和过程加速,在资本重组方面表现为资本增殖的效率提升。新工业革命的技术集成与资本重组方式呈现出反身性方式,既可保持一定的生产速度和资本的增殖效率,又可促使新工业革命在社会可接受度范围内,涌现出“智慧” 新特性。

  下午的报告分为两个平行分会场,第一平行分会场分为“工程伦理”和“人工智能伦理”两个部分。“工程伦理”部分由西安交通大学的白惠仁副教授主持。南京林业大学的何菁副教授做了题为《诚实:工程职业伦理规范与工程师职业美德的双重诉求》的报告,报告指出在西方各工程社团的职业伦理章程中,“诚实”既是对工程师从事职业活动的规范要求,又是对工程师职业行为的美德要求。所有工程师都被要求履行在他们伦理准则中载明的责任,公众期望工程师自觉地寻求和说出真相,避免所有欺骗行为,因为事关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所以世界范围内的各工程社团的职业伦理章程中都有着相当高的诚实标准,这使得“诚实”成为工程职业伦理规范与工程师职业美德的双重诉求。通过对国内某一重大工程事故的案例分析,为具体职业情境下的工程师如何坚守诚实提供了实践致思方向,即:工程师⑴应该发表对公众负责任的专家证言,并在发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可能的伦理陷阱,⑵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解释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评估事件中的技术问题,⑶必须诚实地报告来表现专业的个人判断,诚实地回答公众的质疑,⑷主动地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尤其当技术的使用涉及不寻常的或未被察觉的风险的时候。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董丽丽助理研究员做了题为《对脸书(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的工程伦理反思》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大数据应用规范的法律条文和行业准则要远远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由于大数据自身具有获取壁垒弱、附加值高、难以销毁和多次利用等特点,使得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和数据公平等领域都面临新挑战。2018年3月,国际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发生重大数据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这起事件导致8700万用户数据泄露。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剑桥分析公司涉嫌将泄露数据用于为特朗普竞选总统提供助力。近年来,数据泄露情况日益严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和数据公平等领域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对脸书数据泄露事件这一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着重探讨新形势下大数据伦理面临的新风险,以及互联网企业、工程师与科研人员数据隐私与数据安全中的权利与责任等问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王玉岚教授做了题为《工程伦理教育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研究》的报告。王教授指出,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对工科大学生的工程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伦理教育理论可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工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和工程相关的问题,工程的社会价值与经济追求之间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法律、生态、历史保护等相关领域的问题,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这类问题,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备较好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具备较好的协调处理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中工程实践人员的工程伦理素养问题提升越来越被各界所关注。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高工程伦理素养的工科学生,会本着造福社会,尊重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福祉为己任,其工程实践活动是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因此,高等工科院校必须承担其办好工程教育的职责,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具有良好职业伦理素养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大连理工大学的王飞副教授做了题目为《我国学会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对策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据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考察,早在近代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学会和科学院所就通过保管密封好、并标明了日期的手稿保护科学家的优先权和思想。皇家学会通过记录首次收到通报的日期正式确认发现的优先权。具有先见之明的学会会员已经意识到,必须有意识地避免科研活动中的不端行为。学会自身对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不断提升。但我国学会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学会对推动科研诚信的重要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美英德等建立了完善的科研诚信体系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研究最后提出对我国学会推进科研诚信建设的五点建议:一、推动专业学会制定更符合专业特点、更具体的科研诚信规范;二、鼓励相关学会在其主办的期刊中增设专栏或增发文章;三、激发学会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四、督促学会成立专门的委员会;五、继续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徐天戍做了题为《国外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实践现状与启示》的报告。报告指出,科技伦理教育应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系统的工程,但由于科技主体的科研能力与科技素养的养成往往启蒙发展于高校学习期间,因此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成效对于科技主体伦理意识的养成具有根本性的源头意义。国外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教学模式包括独立课程教育、跨课程融合教育、STS融合教育、在线网络课程,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法与社区服务学习法最为典型,整体呈现出专业性与多样性互补、科技与人文交叉、线上与线下融合、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学特点。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要根据国情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以期改观当前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将会更加卓有成效。

  “人工智能伦理”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王小伟副教授主持,上海电力大学副教授张贵红首先做《美好生活的信息伦理基础》的报告。他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美好生活与幸福是相关的,然而两者并非是对等的,美好生活有着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内涵,这与科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伦理学为我们提供分析美好生活的方法论基础,即美好生活应该以人类有德性的行为以及人类的繁荣发展为目标。在当前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美好生活带来许多伦理问题。西方信息伦理学家基于价值敏感设计理论,认为信息技术能够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然而,根据马克思对技术和机器的哲学分析,信息技术与机器一样,其本身必然以经济关系为基础,信息技术的伦理基础也应建立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之上。因此,只有综合考量信息技术背后的经济基础与技术设计,才能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本研究从美好生活的伦理基础展开讨论,进而分析信息伦理学家的价值敏感设计理论,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信息技术背后的经济基础。

  中共中央党校的胡明艳副教授做了题为《新兴技术伦理争议的技治主义应对及其局限》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新兴技术在昭示着瑰丽前景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潜在风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伦理争议。在技术风险已经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应对新兴技术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是保证可持续的、负责任的科技创新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21世纪初,从科学共同体到人文社会学者,乃至广大公众,都尝试做出了应对。然而,这些应对进路总体上都位于技治主义的框架之下。生物技术的后续发展、新兴技术特点和道德分工论失灵彰显了技治主义的应对方式的局限,呼吁协同共治。在技术风险已经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应对新兴技术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是保证可持续的、负责任的科技创新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回溯人类应对新兴技术伦理争议的既往努力,或将有助于人类社会更好地与技术共舞。

  大连理工大学的郭菁副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社会的责任主体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人与智能机器的融合促成一个人机一体的人工智能社会正在形成,它的产生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引发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责任主体的缺失问题。一方面,人的主体性地位受到挑战而导致责任主体的缺失。人工智能课题的反主体化、人的主体客体化,以及人—机—人交互关系的主客体一体化,都导致了人的主体中心地位的消解,使传统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向无主体社会或超越了实体主体的泛主体社会转变。传统的责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上,但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消解,直至无主体或泛主体之后,责任主体的判定也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责任因果链的分离也导致了责任主体的缺失。为了重建责任主体,需要确定责任主体的判定依据。目前有三条路径构建责任主体:第一,以人为中心,从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路径来构建责任主体;第二,以机器为中心,构建人工责任主体;第三,从任何机器的交互关系中构建责任主体。本研究立足于第三条路径,主张不再把人和机器看作两套不同的系统,而是以人机社会的一体化为前提,立足人—机—社会的共生关系来重建责任主体。

  浙江师范大学的讲师吴雯做了题为《当代“监测”的重新解读及伦理困境反思》。报告指出,伴随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及融合,监测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监测”逐渐成为人类世界的常态行为。此处所指的“监测”不是针对“物”,而是针对“人”,从学理上需要对“监测”进行重新解读。与此同时,监测社会日渐缓慢地、微妙地呈现出来。监测技术固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人类社会带来便利及效率,但它对人类的身体自由、身体隐私、身体认知都会产生影响。因而本文从技术身体的视角对监测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问题进行描摹,并对伦理困境进行反思,包括规则秩序与身体自由、公共空间与身体隐私、技术融合与身体迷失、真实身体与想象身体等伦理困境的反思,提出要明确监测行为的“透明”程度及“公正”理念;实现监测技术的“人道化”研发;由人“应如何做”转向“如何活着”的观念的德性规约策略。

  国防科技大学的黄嘉讲师做了题为《军事航天装备研发应用中的伦理困境》的报告。报告指出,军事航天装备具有遏制和激发战争的双重功能,具有善恶两重性,其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价值冲突和伦理困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军事航天装备设计中的价值抉择问题。具体问题包括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取舍、风险与利益的权衡以及军民关系的协调。二是军事航天装备试验中的环境正义问题。军事航天装备试验实质上要求把整个地球作为试验场,其环境效应具有影响全球性与后果不可控性两大突出特点。军事航天装备试验受益者是少数强国,其负面环境效应却由世界各国承担,并且弱小国家限于防护能力,受到的侵害更为严重。这就导致突出的代内环境公正问题。此外,反卫星武器试验形成的太空碎片可能长期滞留太空,妨碍太空可持续利用,造成代际环境公正问题。三是军事航天装备应用中的道德窘境。除了反侵略的自卫战争等极少数情形外,《联合国宪章》广泛禁止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和威胁。军事航天装备试验、训练、作战呈现出一体化的特点,其具体的方法手段往往具有非接触、软杀伤的特征,这就模糊了“武力”的边界,挑战了“侵略”定义,进而影响到开战正义。战争伦理关于交战正义最基本的要求是区分原则与相称原则。空间设施的军民两用特性给空间作战中合法攻击目标的选取与对等相称的反击都提出了难题。军事航天装备研发应用中的伦理困境长远而根本的解决思路是消除国家间敌意,在走出地球,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过程中不断树立和强化全球意识、人类意识,加强人类共同体的整合,形成宇航时代的新伦理观。

  大连理工大学的讲师于雪做了题为《智能机器的道德困境及其设计出路》的报告。报告指出智能机器是指以智能系统和智能平台为依托的自动化机器,智能机器的核心是智能化和自动化。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系统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经过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智能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系统通过模拟个人智慧或群体智慧而体现出的“计算”、“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根据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同程度,智能机器也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式。以James Moor的伦理主体划分为依据,结合智能机器的功能特征,将智能机器的划分与道德涉入程度相关联,具体分为有道德影响的智能机器、道德隐性的智能机器、道德显性的智能机器和道德完备的智能机器这四类。不同道德涉入程度的智能机器在道德实践中引发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困境,以此体现为道德风险、道德可接受性、道德决策、道德能动者、道德自主性和道德责任这六个方面的困境。其中,道德风险和道德可接受性困境是所有智能机器普遍存在的,而道德决策困境及由其引发的后几种困境针对的是道德显性的智能机器以及构想中的道德完备的智能机器。从现实意义上讲,设计可以成为智能机器道德困境的一种出路。

  北京理工大学的范春萍教授对第一平行分会场进行了总结,指出当前高科技时代的科技伦理研究非常必要,应当加强对科技伦理的全方位研究。

  下午的第二分会场由中共中央党校的胡明艳副教授主持,首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小伟副教授做了《道德物化及其批评》的报告。他讨论了道德主体性问题在技术深度化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现代化进程最为突出的特色是人和技术的高度交互。技术在各个层面都在深入影响人的生活。这不仅反映在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工具被随意使用,技术本身也在重塑主体性。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荷兰学派最近几年一直在提倡道德物化观。所谓道德物化,指的是通过技术的设计把道德实现出来。减速带的设计可以使驾驶员自然地遵守慢速驾驶的价值。不管一个人的道德品性如何,在减速带面前都会自然减速。康德主义者批评这种思路,认为道德实际上并不能物化,因为人遵守交规的理由并非是出自对他人生命的关心,对不应该伤害人这一道德责任的尊重,而是出于不要损坏汽车的担忧。 王老师认为这种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如果道德物化从设计过程就朝向公众开放,进行民主协商。同时这些物化的价值是我们理性所认可的最为根本的价值。康德本身并不太关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道德律,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为道德奠基。而道德物化主要考虑的是道德实现。因此其所谈论的问题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卫继续了这一话题,做了题为《自律与他律》的报告。在此报告中,他指出传统的道德哲学都在讨论人的自律问题。尤其是在康德道德哲学中,人之所以有尊严,就是因为他的理性自我立法,因此传统道德哲学所考察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人的道德自律问题。与之对应,道德物化所倡导的是一种物律的观念。现代化进程最为突出的特色是人和技术的高度交互。技术在各个层面都在深入影响人的生活。这不仅反映在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工具被随意使用,技术本身也在重塑主体性。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近些年来,随着后现象学者例如唐·伊德,荷兰学派,乃至于科学社会学传统人文工作者例如拉图尔等人在技术哲学方面的努力,主体这一概念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甚至导致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人和技术物都是能动者,都具备能动性。的确,随着现代技术对生活世界的全面渗透,很多道德决策都是在人机交互中完成的。物的安排布置会对人的主体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人的道德决策。例如汽车减速带的摆放,就能够使得不管什么人都自然减速。因此,现代社会中物律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自律,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处境。

  南京农业大学的刘战雄老师做了题为《负责任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兴起及其对农业伦理的双重助推》的报告。刘老师认识到食品、农林业和水资源等领域的重大危机皆为负责任创新意欲解决的“巨挑战”,因此其研究团队重视解决人类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等难题。据已有研究指出,农业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未充分考虑社会、生态和伦理议题或将相关行动者排除在外,而负责任创新作为新型解决方式对解决上述挑战、实现农业特别是农业4.0的负责任发展意义重大,并可为相关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刘老师以研究现状和理论实施情况为依据,认为农业负责任创新的特征与其他领域的负责任创新类似,也包括多行动者参与、多责任类型嵌入等,其实现进路除“四维框架”、价值敏感性设计外,还包括开放式创新2.0、系统化进路以及话语意识和技术-伦理想象力等。刘老师强调负责任创新作为一种强调伦理治理的理论,一方面可为农业伦理提供“全责任”理念,使其将更多责任者、责任类型和更广责任时空纳入考量,尤其是以整体理念和系统思维应对农业挑战;另一方面则可为其提供具体实现方法,对农业伦理具有双重助推功能。因此应加强相关研究,以促进农业伦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博士后赵岩做了题为《高科技风险与科技伦理规则》的报告。高科技技术是一种风险技术,具有风险属性,当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工具理性的无限制滥用,导致高科技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产生很多安全风险和伦理风险问题,如高科技风险具有不可知性和隐蔽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极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客观存在性和全球性和跨区域性。赵岩博士研究了科技风险的成因机制主要有:第一,科学技术工作者、管理者及使用者的认识有限性以及对道德和人文知识缺失;第二,人类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和乐观导致科技风险的进一步扩大;第三,启蒙运动以来呈现一片对科学技术至上论和科学技术万能论的盲目追求,知识技术化和技术理性化思想泛滥、科技工作者的功利性追求导致科技风险的形成;第四,科技活动已成为一种职业化的社会活动,科技工作者发展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为人类谋福利,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回报,经济利益是促使高科技无限发展的幕后推力;第五,法律和伦理对科学技术的开发者和使用者需承担的风险责任追究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科技风险的形成。在分析以上技术风险本质和成因的基础上,赵岩博士进一步分析了高科技风险导致的伦理困境,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科技伦理规范,有效地控制和规避高科技风险,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丁淑雅老师做了《生物学家基于恐惧的道德责任分析》的报告,指出当今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其发展伴随而生的社会道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热议。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对生命个体基因改造甚至创造新的生命形态的地步,引起了较多的道德争论和社会恐慌。丁老师介绍了“恐惧”的内涵并深入分析其启示意义——不仅是人情绪的表达。在一定意义上也能体现一种积极、正面的价值,是人主体性的体现。其论文以恐惧和道德责任为基本出发点,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价值意义,认为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所以就伦理道德而言,我们在进行生物技术发展时,势必要有所“恐惧”,有所敬畏。敬畏生命,凸显生命的神圣意义,我们对待生命不仅要有敬畏的精神,还要有理性的态度,从而促进生命质量的提高。此外,丁老师简要阐述了生物技术与二者的内在联系,认为生物技术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内来谈生物技术异化才具有现实意义,并举了克隆、监视等例子,以尤纳斯《责任伦理》为依据分析生物学家如何在基于恐惧、敬畏的基础上,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会议由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前教授总结发言,王教授指出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的立场出发,鼓励各位学者多组织开展这类学术交流活动,建构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话语体系。

  (于雪、王小伟、赵岩 供稿)
 

  十字路口上的科技创新研究和科学技术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

  第四分会场会议综述

  2019年11月3日上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19 年学术年会第四分会场“十字路口上的科技创新研究和科学技术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二十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何鸣鸿理事长也莅临本分会场,参加学术讨论。

  在会议开幕式上,徐飞教授指出,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越发走向专业化,从我们的论文集就能看出来。而且众多年轻的面孔,更说明我们的专委会欣欣向荣。研讨会围绕三个专题展开,在每一个专题的集中报告之后,与会专家都针对于本专题的论文展开探讨。

  在第一个专题“政策、政治与科学”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范露芳同学率先汇报了其与导师徐治立合作完成的论文《新中国70年持续创新的科技政策及其治理发展》。论文指出,正是在持续创新科技政策及治理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推出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取得了大量的持续创新的科技成果。这为中国建立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筑了强大动力与支撑。接下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的王高峰汇报了其与学生孔青青合作的论文《科研合作的困境及应对: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论文指出,以各种署名形式进行搭便车行为的合作者源于自私和互惠利他心理,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将利益赠与对科研合作没有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从而破坏了平等的合作关系,引起其他合作者的愤怒。中国当下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等署名方式的流行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第三位报告人是天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黄晓伟,他汇报了自己最新的研究——《风险治理制度范式的起源与变迁:政治与科学的共生论视角》。论文认为,科学与政治完全分离的假设源自启蒙思想家们的现代性筹划,但在面对后常规科学的情况下,都排除了公共参加的可能性。但最新的趋势是无论是美国本土对红皮书模式的修正,还是欧洲对这一模式的拓展,都贯穿着科学与政治深度共生的逻辑。最后一位报告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徐素田带来了其与王思哲、汪凯合作的论文《边缘地位的女性:中国新闻插图中的科研人员形象构建》。研究发现,在《科技日报》新闻插图中,女性科研人员占比低于男性科研人员、低于其实际占比;且在新闻插图选择中,女性科研人员图片更多作为视觉资源以提高新闻报道的版面美观,其图文不匹配率明显偏高。

  在第二个专题“风险社会中的技术与工程”中,华北科技学院的薛永红首先进行了题为《机器下棋的历史与启示——从“深蓝”到AlphaGo 再到AlphaZero》的报告。论文认为深蓝时代的人工智能只是依靠算力的暴力实现与人类对战的效果,但以Alpha Zero为代表的机器经验的崛起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接下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刘益东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报告《科技大爆发与人类安全:最紧迫的世界性议题》。报告指出,科技大爆发时期有效治理科技重大风险,如何确保人类安全,成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世界性议题。但刘教授认为,目前人类的纠错机制只能实现扬长但却不能实现避短。最后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刘红晋博士带来报告《清华1960 年代的任务带学科——核燃料后处理工程》。报告指出,清华核学科——尤其是核燃料后处理专业的发展,和国家原子能任务紧密结合,为我们理解国家任务、学校学科和优势专业的互动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第三个专题“科学技术学方法论”中,首先由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佳宣读了论文《马克思技术范式思想研究》。论文认为马克思技术思想如同一个未完全开发出来的宝藏,比如在马克思看来,技术能够引发人的异化,同样也为异化的超越提供了条件。接下来由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仕伟带来《邓小平科研奖惩思想论纲》。论文认为,邓小平科研奖惩思想的形成是在将科学技术研究事业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大视野中展开的,因此,邓小平的科研奖惩思想与科学社会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第三位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的何玲报告了她对尼古拉斯·罗斯的生命政治论的研究。在论文《超越福柯:21 世纪新的生命政治》中,何老师认为,福柯在疾病、健康有着明确的区分的基础上建立起生命政治的概念,相反罗斯的出发点是生命科技的应用模糊了两者的界限,人类可以利用生命科技对“生命”进行控制、管理、制造、重塑和调节,因此是“生命本身的政治”(politics of life itself)。最后,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志波报告了论文《信息不对称与科学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提出了克服传统科学社会学信息不对称的四种进路:包括强纲领、方法论相对主义、常人方法学、行动者网络理论等。

  在研讨会总结中,李正风教授指出我们在面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复杂关系的时候,依然会被诸如何谓科学、何谓技术、何谓社会等基本问题所困扰。所以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其实是顺应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STS大趋势,旨在用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的一些基础问题。本次研讨会的题目是“十字路口上的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和科学技术学”,讲的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分叉点上。我们究竟应该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去判断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学的发展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以前我们更多将科学技术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可利用的一种工具,但现在以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步专委会还是需要对散点的研究进行系统整合,才能不对西方学者和西方理论亦步亦趋,才能真正地发出中国声音。何鸣鸿理事长指出,中国从大变强还是要依靠创新驱动,但是政府发展规划的制订、优先领域的遴选还是要依靠哲学的思考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希望专委会在围绕主干线、服务主目标上集中力量,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

 
 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哲学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

  第五分会场会议综述

  为促进美丽中国的时代进程,再创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辉煌,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发展,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新格局,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不断提升我国环境哲学的观念创新,2019年11月2日至3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于北京举办主题为“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哲学”2019年学术年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八十余位学者、专家和青年学生,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意蕴”“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方略”“环境哲学的内涵与特征”“生态哲学理论及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借鉴”“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哲学基础”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11月2日大会报告由业界学术前辈邱仁宗、何鸣鸿、庞元正和张国祚做大会报告,吴彤与刘孝廷教授主持报告。

  11月3日的会议首先举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顾问证书颁发仪式,仪式上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何鸣鸿研究员给吉林大学刘福森教授颁发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顾问证书。

  随后会议进入学术研讨会议主题报告环节,第一场由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国文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由吉林大学哲学系刘福森教授做题为《生态哲学的创建是一场哲学观念的变革》的报告,报告讲到,我们说生态哲学是“一场哲学观念的变革”,首先是因为意味着它实现了哲学“从存在论到生存论”的变革。

  然后由东南大学刘魁教授做题为《齐泽克与绿色科技的未来》的报告,报告说到面对当前日益凸显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许多人期盼通过发展绿色技术解决问题,进而恢复自然平衡与生态和谐。可是,当代著名哲学家齐泽克依据当代混沌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否认自然平衡的可复归性与本真性。齐泽克的看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当代混沌理论,但是并非毫无根据,毕竟提出了自然平衡的本真性与可复归性问题,提出了重估绿色技术的生态价值与发展前景问题。实际上,当代生态危机的爆发具有多重根源,绿色技术并非万能,其生态价值或许不在于彻底根治生态危机,而是在于帮助人类应对生态危机,从对抗走向共舞,赞天地之化育,走生生不息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接下来由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做《生态哲学理论及体系》的报告,报告认为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当前地球面临着许多挑战,一些思想家认为地球的新生代已经终结,“生态纪”已然到来。在这一时代,人与自然之间是以一种共同增强的方式而存在,实现以人类为中心到以地球为中心的价值转变。这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前还面临着一定挑战,“生态纪”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建设思路,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做出自己的贡献。

  之后由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陶火生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道德维度与中国智慧》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正在进入新时代,既体现了中国生态治理的历史性成就,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生态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生态道德,成为生态文明实践的道德维度。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主性智慧。

  接下来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曹孟勤教授,中国社科院陆尧研究员和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林震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简要点评。

  下半场主题报告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曹孟勤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由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做《超越物化与自然存在——环境哲学之概念内涵的再思考》报告,报告谈到,环境哲学在新时代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承受着沉重的挑战。 超越人之物化,便成了梳理环境概念的哲学审视之关键抉择。从物化的迷途中走出,环境不简单的是一种物化的产物。去除人之物化而寻求一种稳健的自然化,为环境的人化创造了基本前提;锻造合理的物质化,形塑一种适度的人化则为环境的自然化提供了新可能。 围绕着环境展开哲学思考,这里的环境也表现为一系列认识论上的因果循环。在其内涵逻辑上,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哲学、宜居环境的哲学、人文环境的哲学与社会环境的哲学。从自然衍生的人到人衍生的环境,从环境的母体自然界再回到环境的主体——人,这一认识论的因果循环,为环境与人的近距离接触或无缝接轨创造了逻辑条件。立于新的视域,立体全面地审视环境哲学的内涵,环境哲学呈现出如下特征:(1)环境哲学是体现着生态选择的哲学;(2)环境哲学是表现着承认自然的哲学;(3)环境哲学是内涵着万物联系的哲学。

  接下来由陕西师范大学王云霞教授做了题为《我国环境正义的失范与重建》的专题报告,报告主要提到我国环境正义的失范可从分配、承认、参与和能力等四重维度予以剖析:分配的不正义体现在环境善物与恶物在分配上的不公;承认的不正义体现在环境弱势群体的社会身份、环境权益遭到忽视、漠视和压制;参与的不正义体现在公众环境知情同意权的缺位;能力的不正义体现在与环境事务有关的决策和行为阻碍了受众生活潜能的发挥。重建环境正义需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入手,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协同配合,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制度设计、法律执行和生活方式等进行转变。

  之后由南京财经大学于海量教授做了《技术批判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显示出理性的双重特性。法兰克福学派以此为基础对技术理性的功利性趋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并不是对技术理性的简单否定,而是对技术理性过度扩张带来负面影响的反思。通过对由技术理性扩张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进行审慎的思考,要求人们弘扬技术的合理性,走出由技术异化造成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困境。这一理念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双重和谐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然后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做了《论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角》的报告,报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需要、劳动和生产力三者的内在逻辑。人类社会的发展源于需要,需要引发劳动,在劳动中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的能力就是生产力。作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动力基础和动力指向,生态需要、生态劳动和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三者紧密相连,构成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

  最后由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玲副教授做了题为《栖居与移情诠释学——论斯旺顿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的报告,报告提到斯旺顿重视美德伦理学的实践应用,在环境美德伦理学领域独树一帜。她的环境美德伦理学通过目标中心论探讨了栖居美德概念,同时借鉴了元伦理学的分析方法和直觉主义方法,用实践真理给正确行动提供了解释说明。它把海德格尔的栖居伦理学与休谟的美德伦理学相结合,一方面用好奇把人引向源始沉思的开端,去追问存在之真理问题;另一方面还以共在为前提,通过移情诠释学显示了仁爱的栖居美德在关怀自然或守护大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斯旺顿认为,仁爱的情感协调和实践智慧虽然不足以揭示存在之真理问题,但它们却是与他人共在中诗意栖居的必要前提。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吉林大学哲学系刘福森教授与北京海淀区人才市场首任主任连跃做简要点评。

  3日下午1:30主题报告继续进行,第一场由福州大学克思主义学院陶火生教授主持。

  首先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成岗做了题为《将人对物质的需求部分地归因于肠道菌群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研究的启发与思考》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将医学上的“菌心说”引入生态环境领域,阐述了工业文明下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过度索取最终导致生态危机是因为“菌心”带来的对于物质的欲望和严重失控的思想,提出了采用生物和医学技术控制“菌心”从而减少人们对物质的依赖和控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的设想,为环境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陈建国研究员做了《环境与经济结合的鄱阳湖治理的阶梯式方案》的报告,报告内容立足于鄱阳湖现实中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意义,他依据鄱阳湖地方的地形条件提出了改造鄱阳湖的“阶梯式治理方案”,之后针对现实改造中可能遇到的施工问题进行了回答,提出配套建设新港运河的设想。

  贵州省委党校崔树芝副教授做题目为《成心的消解与文明的生态转向——论庄子的生态智慧》的报告,他指出了庄子“成心”的哲学内涵,在成心作用下,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回到最初的和谐。庄子通过吾丧我的功夫消解成心,在天人不相胜的天人关系新论断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第一场最后由北京科技大学马晓燕副教授做《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正义观》的报告。

  主题报告由会议嘉宾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中央编译出版社刘溪点评。

  下半场专题报告由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志华副教授主持。

  报告首先由北京科技大学毕丞副教授做《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追问与反思》报告,报告说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被学界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希望和方向,但对其实际的内涵和作用,学界缺少追问和反思。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理论层面将生态系统预设为人类社会的服务者,并在具体研究中更关注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让其在与区域经济学有更多联动性的同时走上一条简单化理解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路。这让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无法解决资源利用的代际伦理问题,生态系统也处于被人类社会驾驭甚至压迫的境地,生态补偿至多只能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检验手段,不能被视为环境保护的完全之策。因此以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检验手段,以更加谨慎的态度进行自然资源开发,才是真正可行之路。

  紧接着由南开大学叶冬娜讲师做题目为《从系统论视域看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蕴》的报告。

  然后由齐齐哈尔大学吕春华讲师做题目为《伙伴关系伦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新范式》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麦茜特的伙伴关系伦理。麦茜特认为目前支配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种伦理形式是自我中心伦理、人类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都存在着困境。对三种伦理形式的扬弃,麦茜特提出了伙伴关系伦理。而建立在关系、过程和新叙事之上的伙伴关系伦理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位置,人和自然的需求都需要被满足,动植物学家、气象学家、土壤学专家、环保人士等都可以代自然“发声”。同时,伙伴关系伦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会为其带来困难。尽管伙伴关系伦理困难重重,但它是个开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新的方法会在不断的探索中产生。

  然后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宽讲师做题目为《论生态幸福的出场、反思与发展》的报告,报告主要说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人民的生态幸福为根本宗旨的深刻内涵。而当前国内学界普遍受国外学界主观主义生态幸福研究范式的影响,把生态幸福理解为生态幸福感。马克思则对主观主义生态幸福进行了反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地历史地分析了生态幸福危机的根源,给出了实现生态幸福的实践路径,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幸福思想。而习近平总书记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下,提出了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生态福利为特征、以生态公平为原则、以生态愉悦为标志的生态幸福中国方案,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幸福思想。

  专题报告最后由郑州大学图书馆杨丽花做题目为《<道德经>“逆反溯源”思想的生态启示》的报告,报告主要包括,老子之道隐晦费解,正言若反,提出“反者道之动”,反,一是相反的方面;二,反即返,返本溯源。老子倡导三种复归,婴儿、无极与朴。婴儿之柔弱胜于刚强,启发当今世界各国军备竞赛及由此引发的潜在的灭绝生态的担忧。守母之明在于不能忽视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农业危则食品危民族危,由此引发民族生存之虑。素朴之性在于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与此相反的是当今科技中的怪胎,如转基因食品,引发生态异化之患。面对种种困境,不忘初心,以大勇大智之力,重新认识学习《道德经》的智慧,转变现时流行的种种浅薄流俗,阻止生态环境的灭绝与异化。

  第二场专题报告由大会嘉宾陕西师范大学王云霞教授,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丁宏伟副主任和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朱凯点评。

  同时,3日下午进行了青年环境哲学家论坛,青年环境哲学家论坛上半场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魁教授主持论坛。

  首先由北京林业大学蔡紫薇讲师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哲学基础》的报告,报告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同时,这一表述也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确立,其背后蕴含的环境哲学根基表现有三:其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主观性创造,才能够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从而实现更多价值。其二,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作为物质生产资料来源的自然界不仅具有能够带来物质性财富的工具价值,也具有自然作为客观存在本身的内在价值,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行转化。其三,以人为本与敬畏自然相统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最终能够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长远利益实现。

  然后由北京林业大学王晓丹讲师做题目为《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的报告,报告提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托,以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为实现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改善人的生存境遇为价值取向,对我国当前“美丽中国”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在于深刻把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统筹处理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生存境遇的内在关系,着力破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难题,是新时代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然后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凯讲师做题目为《太空环境伦理亟需构建——评尤金•哈格洛夫<超越地球宇宙飞船:太阳系与环境伦理学>》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目前人类已进入“大航天”时代,人类探索太空正如探索地球一样,都是征服自然过程的延伸,在带来经济和科技利益的同时,也对太空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避免这样的环境危机,需要从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中衍生出一种太空环境伦理,太空一旦进入到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在事实上成为与人类发生伦理关系的客体,人类的太空探索与开发活动,其本身就构成真实存在的道德事实而具有道德属性。要从爱护、尊重、平衡、共存、可持续等伦理原则上来规范人类的太空探索与开发。

  上半场最后由清华大学博士生余怀龙做《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以科学主义世界观为例》,报告主要探究了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并且对科学主义世界观下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首先,报告探究了世界的本体结构,即世界是本质与运动的统一整体。然后,报告基于世界的本体结构,探究了物与世界的同一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同一方式。其次,报告从人在其世界观中与世界同一中推导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最后,报告分析了科学主义世界观以及与其相统一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主体性道德哲学。

  上半场报告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和福州市委党校叶向东教授做点评。徐教授谈到,四位青年学者的报告都很重要,蔡紫薇老师的报告是关于两山论的哲学基础分析,王晓丹老师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研究具有启发性,林凯老师关于太空的环境伦理的报告非常有有趣也很有意义,余怀龙博士做的是纯哲学的研究,世界观价值观是事物的呈现,对世界的原理做了阐述。叶教授点评到,蔡紫薇老师的两山论报告提到的将理论带入课堂很有意义,很有深度。王晓丹老师的报告很有意义,林凯老师研究的空间高科技伦理问题很有意义,可以进一步深度拓展该领域。余怀龙博士对哲学研究较为深入。

  点评完后,各位老师与余怀龙博士深入探讨了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科学主义世界观与整体主义世界观的关系等问题。

  报告下半场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主持。

  首先由清华大学博士生钟毓书做题为《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及其现实价值》的报告,报告谈到人类文明大致可以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生活在不同文明中的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自然观也具有一个演进的过程。本文首先分别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中的人类的自然观总结为命定论的自然观、自然本位的自然观与独断理性主义的自然观。其次,总结出生态文明对应的自然观应为谦逊理性主义的自然观,并指出其具体内容包括: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当是“敬畏”;在社会发展问题上,人类应当改变其发展方式,不再盲目追求GDP的增长;人类应当崇尚过一种质朴的生活。最后,本文指出了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意义,即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树立有利于突破独断理性主义的局限,个人更恰当地对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树立有利于绿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树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人类命运的必然选择。

  接下来由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张炜乐做题目为《道家之自我的延伸》的报告,报告为Arne Næss 的自我延伸论,和道家对自我和世界的看法,一同指向我们创造合适自然合作的社会环境。 如此的社会环境赋予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促使我们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如果马克思主义的异化(alienation)是人与自我经过不能拥有劳动生产物的分离,如此的社会环境也解决了一种人与自我的分离和异化。正面面对环境问题需要人民对自然有责任,而这责任最好就是用自由主义的民主的人民参与达到。 达到与自然和谐将会是每个人的成就,自己没努力过根本不能与自然和谐。

  然后由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孙叶林做《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报告,报告主题为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围绕“消费异化”这一命题而展开,其核心内容是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根本的矛盾体现,主张依靠“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并建立“稳态经济”模式来摆脱生态危机。虽然这一理论存在历史局限性,如稳态经济模式具有空想性、对人的主观意志的估计过于理想化等,但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譬如,可以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新思路,为正确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认知方法,为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正面引导。

  李建做题目为《以身为本构建生态文明》的报告,报告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两个和解”的理论,即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在现在看来,这两个和解仍然是今天人类社会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还有第三种和解――人的身与心的和解。恰是人的身与心的对立或背离,才是人类社会所有难题产生的总根源。本文首先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梳理人的身心主体关系演变历程,自从心取代身成为主导之后,人类开始迈入文明社会,也正是在心作为主导的引领下,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加剧。本文后半部分主要论述只有处理好人的身心关系这个难题,并重新确立身体的主导性地位,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要以身体为根本,重新审视人类过去的文明,才能真正构建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人类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

  最后由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张翰玉做《威廉·莱易斯生态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借鉴》报告,报告提到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易斯的生态思想影响深远。本文从其控制自然的观念、生态危机理论与生态幸福观三个主要思想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兼顾“生态”与“经济”两者的关系、坚持拓宽乡村振兴的路径,最终打造一个“易于生存”的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下半场报告由嘉宾点评。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魁教授,山西社科院《晋阳学刊》路强副研究员和中领世联合创始人宋杰做出点评。

  会议于下午3号举行会议闭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周国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杨志华共同主持。闭幕式上,周国文理事长就会议倡议书向与会人员征求意见并总结陈词。至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顺利闭幕。

  在两天深入讨论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发出如下十条倡议: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力作。面向经济绿色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人类的生存境遇为价值取向,它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实践和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新时代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及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人民性与时代性在于从实践上统筹处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着力破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难题。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上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革命性、真理性和预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方向之一,特别在全球环境治理上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大国风范,在气候外交的战略上承担了东方中国环境治理的责任,贡献了中国道路红绿相映的生态智慧,提供了中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三、立足于中国大地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哲学,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新时代环境哲学。替山河状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它指导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促进环境教育、生态伦理与亲自然的科技伦理文化的发展,将生态和谐社会的环境伦理与人类社会智能技术进步相衔接融合。

  四、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同时,也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确立,其背后蕴含的环境哲学根基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正的公共产品,既是自然存在的基本价值,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民生福祉的主要保障。无山不绿,有山皆清,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致力于生态环境持久保护的落地实践,最终能够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五、聚焦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方略需要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与有的放矢的实践策略。它是一个以自然为本、系统联动的整体战略。在思想方面,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经济方面,倡导绿色经济,推广循环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政治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方面,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社会方面,尊重自然规律,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在国际方面,开展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社会环境正义的有效达成。

  六、环境哲学是立足环境的哲学。环境是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集合,是多元流动的自然的体现。它呈现出其内在质素的循环变化,及其不同质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作用。超越人之物化的环境哲学之维,不仅是以一种人化与自然化相融合的哲学之眼光审视环境的存在,而且在因果循环的环境认识论的角度表达了人类生存繁衍之依托从单纯的物化自然条件向生态和谐社会变化的诸种可能。毕竟,超越物化是新时代环境哲学自然存在的增长点,而自然存在则为新时代环境哲学提供了超越物化的内在基础。

  七、生态哲学是环境哲学的新面向,是新哲学面向生态环境并转向行动的关键选择,是在传承中有效行动的哲学。它提倡自然关系、有机统一与整体联动,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生态性与自然性相融合的哲学。哲学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这是哲学在不同时代的外在转向。环境哲学作为哲学的重要领域,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从外在的转向和内在逻辑的理路来看,生态哲学就是环境哲学本身的发展。它的构成在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等层面推进环境哲学的生态化论述。

  八、擦亮红绿相映的环境哲学之底色,把社会主义的红色基因与生态文明实践的绿色基因有机统一。环境正义是红绿相融之环境哲学的道德内涵。又红又绿的环境哲学推动社会主义环境正义的积极建构,它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一起联手有效实践,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度开展协同配合的行动,从发展理念、道德教育、建设模式、制度设计、法律执行和生活方式等层面进行系统式转化与创新式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九、新中国70年是中国环境哲学既一脉相承又一如既往、从环境绿化观念到环境美化思想不断发展的70年。从华夏大地环境认识的深化到中国社会环境保护的优化,我们未曾忘却立足中国土地的初心,更牢记向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使命。构建积极有效的生态行动机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也是环境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系统,完善文化系统,统筹社会系统,优化思想系统,从而在系统论层面整体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十、共同体是一个古老又恒新的环境哲学范畴。共同体与人类社会环境始终相联系,构成属于人与自然界的生命共同体。以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平衡而又有效地处理人类、社会、环境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个问题始终是环境哲学的关键问题。聚焦保护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美丽新中国的环境哲学是一种有所关切、积极有为的哲学,它体现出生命共同体这一思想,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为大地共同体思想,蕴含了整体与个体的协同、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发展与保护的辩证法,是对传统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变革。

  (周国文、张璐、肖杰文 供稿)
 

  第七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

  2019年11月8日—10日,以“科学传播与科技出版”为主题的2019全国第七届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承办,中国纺织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杭州知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参会人员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22所国内高校从事科学传播研究的学者,以及科技出版界和科普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人士等共计60余人。本次会议设立了两场主题报告演讲和三个分论坛演讲,共有11位嘉宾分享主题报告,22位专家教授以及研究生做了分论坛报告。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国盛教授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院长王强教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教授、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委常务副主任吴宝安先生分别致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韩建民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主题报告演讲中,各位专家就当前科学传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充分而激烈的讨论。主题报告的内容涉及科学传播的实践问题,如科学传播伦理、巨风险时代的科学传播、高被引科学家与科学传播的新思考等。

  在科学传播的时代性发展方面: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认为,十几年前在科普出版方面出现的矛盾在今天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当下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问题,增加了新的矛盾。同时,博物学出版物的发展,科幻的热潮以及正规科学教育结合的可能性,使得这些都为当下的科普出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在科学传播伦理学方面:大连理工大学李伦教授提出了,从学术评审到伦理评审,提出基于非人道人体实验写成的论文能否发表、引用非人道人体实验论文的论文能否发表、涉及非人道实验的论文(著作)能否发表(出版)、涉嫌违反科研伦理的论文(著作)能否发表(出版)以及相关稿件为何撤稿等令人深思的问题,最后明确阐述何为科学目的、何为科学规范、何为科学伦理,并认为作者、审稿人、编辑、出版者应当具有科研伦理意识和责任。李伦教授的演讲引起参会嘉宾的热烈讨论。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王国燕基于Google Books,提出数字图书大数据与科学家声望的关联设想,认为很多事物都是可以被量化,如:计算传播学、计算历史学、计算艺术学等。她以Google Books为引,指出数据图书存有巨大潜在价值有待于发掘。并提出科学声望的测度方法,以共词分析等手段思考科学家及其成果的影响力,试图寻找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排名。

  北京师范大学田松教授则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对2018年11月26日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公众态度的科学传播分析,指出这是第一次中国社会共同谴责一项科学技术成果,这是公众科学态度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传播事件,这是一次对全社会的科学伦理教育,这预示着科学伦理这门学科将会得到良好的增长空间,也将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

  人民邮电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总经理王威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科技力量的立足点出发,向大家介绍了人民邮电出版社概况及其科技出版布局、融合创新、从大众科普走向科技类主题出版的成果,充分展现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大势下的大社风范。

  本次大会还包含三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科学传播理论前沿论坛、科技出版论坛、科学传播实践论坛。

  科学传播理论前沿论坛的主要研究有:基于人才分类评价的我国首个科学传播职称案例研究、AI时代下我国“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科学传播研究、数字孪生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智能辅导系统发展历史和趋势概述、叙事语言对恐龙形象的建构、“科学传播”的内涵与任务、什么样的科技新闻跑得快等内容。

  科技出版论坛的主要研究有:数据技术驱动下编辑职能的深化与延伸、国际公众科技传播会议论文主题词分类和发展趋势研究、IP对幼儿科学教材出版创新路径研究;在这个分论坛,还有几位长期从事科技出版业界工作的社长、专家参与了讨论。与会嘉宾们表示,来自科技出版一线的观点令大家耳目一新。

  科学传播实践论坛的主要研究有:基于微信减肥公众号的科学传播与性别研究、“有机食品”在中国的话语框架与意义建构、融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科普动漫和科学游戏、科学教育AR数字出版物产业价值链分析等内容。

  同时,在本次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科学传播学会理事长会议。会议上新增补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杨虚杰副总编辑为副理事长,上海理工大学施勇勤教授等7名理事。会议同时决定,第八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将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

  本次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持续一天半的时间,内容紧切时代前沿、讨论深入热烈,与会嘉宾们表示,本次大会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科学传播与科学出版学术理论成果。

  第七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是一次科学传播学术界与科技出版业界交流的盛会,将共同推进我国科学传播与科技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国际传播初探

  ——两本关于中国科技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史的俄文专著简介

  承蒙各位评审专家厚爱,本人的俄文专著《科技哲学在中国:历史与现状》(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ИИЕТ出版社,2014) 荣获第二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之时感慨万分:从1985年跻身于自然辩证法研究行列,经过近35年的艰难跋涉,取得点滴成果,能得到同行认同,实属不易。多年任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国际传播潜心耕耘,有所收获,颇为欣慰。

  其实,获奖的俄文专著还另有一部姊妹篇《凯德洛夫的学术思想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发展:1960—2000》(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18)。

  在前一本著作中,作者基于科学技术哲学史视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及世界科学技术哲学史综合考察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后一本著作中,作者分析了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代表人物凯德洛夫的学术思想,说明了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与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历史渊源,更加详细阐释了在“自然辩证法”的旗帜下,中国自然辩证法作为学科的体制化过程、作为事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两本著作为俄语读者完整绘制了中国科技哲学史与中国自然辩证法史“异源-交汇-融合-分野”的发展轨迹。说明中国式科学技术哲学与中国自然辩证法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

  中国从苏联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然而,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民众在社会整体意识转向多元化的同时,逐渐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任。作者以两本著作力图说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或完全抛弃的做法都是武断、片面的。中国学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通过建立哲学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盟,可以建构新的哲学体系(例如:工程哲学),可以在为国服务、引导创新、制定科技体制改革方案、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和结果值得向国际,特别是向俄罗斯传播。这对于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展中俄科技创新合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了增大宣传力度,本人与出版社签署了把第一本著作免费发行电子版的协议。输入本书的俄文书名即可在俄罗斯网站上找到本书全文。该书得到俄罗斯学术界的充分肯定。评审人和书评作者纳扎罗夫教授(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切尔诺贝利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科技史所学术委员会主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博士)指出:“作者首次讲述了科学技术哲学即在中国被称为‘自然辩证法’的学术活动在中国的起源。这个内容在俄罗斯鲜为人知。”“鲍鸥著作的价值在于它反映了现代中国大多数科技哲学家的观点: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旗帜,即自然辩证法。”“俄罗斯从事科学改革的改革家对此会非常感兴趣。”另一位书评作者米古诺夫(哲学博士;圣彼得堡马卡洛夫国立海事和内陆航运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指出:“该书在俄罗斯的出版非常及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此之前,俄罗斯读者对于中国哲学知识现代的发展过程知之甚少。该研究填补了俄罗斯世界科技哲学史研究学者们的知识空白。”

  第二本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研究成果。首版1000册,已进入俄罗斯国家图书发行系统。配合主题另附40页共64张照片及其说明。照片包括回忆类(回忆本书的研究过程、中国自然辩证法队伍的成长过程、访谈人物)和文献类(凯德洛夫有关科学史、科学哲学思想的原始档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相关杂志、著作封面)。照片呈现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的历史渊源及其延展,不仅增重了本书的史料分量,而且从视觉上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

  第二本著作在附录“参考文献”、“人名索引”之外,增设自然辩证法、科技史、科学学等相关领域“缩略语”和“术语”,并补充中俄文(个别包括英文、法文)对照。虽然大幅度增加了写作难度和工作量,但为中外从事哲学、历史、科技史、国际关系、汉语等专业的学者,特别是为学习中文的俄语地区读者或学习俄文的中国读者提供了原始文献和研究工具, 以达到提升学术水平,树立文化自信,加强国际传播,推广中华学术思想,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的影响力度的目的。

  (清华大学鲍鸥 供稿)

  更 正 声 明

  本人获得第二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的俄文专著《科技哲学在中国:历史与现状》由“俄罗斯科学院ИИЕТ出版社”出版。特此更正。

  鲍鸥

  
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

  2019年11月23日—24日,“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漳州成功举办。来自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花城,围绕“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紧密结合科研、教学和生产建设实践,联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提出意见建议。

  本届年会受到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何鸣鸿理事长专程来漳州出席会议。在开幕式致辞中,何理事长充分肯定了福建省和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推进地方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和发展上作出的积极贡献,多项工作独具特色,有的还走在其他省份前列,连续多年被总会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这在全国省市研究会中也是不多见的。

  他指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开放性、交叉性和意识形态特点。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学习、研究和掌握自然辩证法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助于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方法,提高科技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助于理解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高人的素质;有助于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有助于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他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方法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赋予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辩证法,为从根本上科学认知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范式。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我们要以纪念恩格斯诞辰活动为契机,推动全社会、各学科学习应用自然辩证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自然辩证法学科应有的贡献。

  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张华荣教授在主持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即将过去的2019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大事喜事多,敏感时间节点多。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既为我国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各级学会和研究会的治理与完善,提供了基本遵循。今年也是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40周年,可喜可贺。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较早,在全国同类研究会中独具特色,研究会群众基础深厚,学术薪火代有传人,且坚持四十年,研究会会员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非常鲜明,目前研究会领导班子以中青年为主,充满生机和活力,研究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可谓不惑之年,赤诚之心。对此向漳州市研究会的新老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届年会还开展了庆祝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40周年的纪念活动。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黄振辉回顾了市研究会走过的40年不平凡历程,畅谈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并对为发展漳州自然辩证法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老会员进行了表彰。

  本届年会设一个“大会报告”主会场活动和“专题研讨”“考察调研”“大会交流”三个专题活动。在大会报告会上,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张华荣、闽南师范大学教授兰毅辉、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朱红梅分别作了题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创新的基本形式》《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风险及其规制》的主题报告,福州大学教授庄穆作了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专题党课报告,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徐刚教授主持报告会。在专题研讨和大会交流发言会上,与会代表围绕“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各自教学、科研、生产建设实践展开广泛深入的专题研讨,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红梅副教授、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兰毅辉教授分别主持专题研讨和交流发言会。在考察调研阶段,参加调研的代表围绕“科技创新与共享发展研究”课题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重点就“漳州水仙花竞争力逐年下降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为花农出主意、解难题,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张华荣教授、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蔡毅生牵头调研活动。

  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86篇,经评审专家评审认定,有30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王岑等同志撰写的5篇论文获得一等奖,张琦等同志撰写的10篇论文获得二等奖,卓立涛等同志撰写的15篇论文获得三等奖。

  在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上,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庄穆教授宣读了《关于表彰“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的决定》,并与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陈文副教授、兰毅辉教授一起,共同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者代表颁奖。

  在大会总结会上,庄穆教授对本届年会收到的论文和专家学者的报告、发言做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后指出,每年一度的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年会是福建省自然辩证法学界专家学者交流、互鉴学术观点和教研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年会以“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漳州市研究会共同举办,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从科技哲学的视角,科学审视在“推进新时代新福建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针对发挥交叉学科优势、运用创新力量、激发创新活力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科学建议,为深化改革和新福建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提供智力支撑。“接地气、适水土、重实效”,是本届年会脱虚向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举措。时机好、规格高、主题新、形式多、组织严、论文丰,是本届年会的主要亮点。改变以往在报告厅纸上谈兵、在会议室坐而论道的做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到基层去、到现场看、面对面问”,奔着问题去、带着成果回,突出体现为举办地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宗旨目的,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