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刊物——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2020第7期232
2020年-07月-21日

  目 录

  --学术活动--

  于光远先生自然辩证法思想学术研讨会综述..........................................................1

  --学界书讯--

  《中国的技术哲学——经典文献和当代成果》简介.............................................5

  --通知通告--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

  暨2020年学术年会正式通知(第三轮)...............................................................8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关于召开八届六次常务理事会、

  八届四次理事会的通知............................................................................................11

  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重大疫情——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第18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会议通知(第一轮)..........................................12

  “自然辩证法与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通知.............................................................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朱欢欢 2020年第7期 总第232期

 

 于光远先生自然辩证法思想学术研讨会

  综 述

  2020年7月5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教学与普及工作委员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于光远先生自然辩证法思想学术研讨会”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以及于光远先生的家属和朋友等共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赵月刚主持。

  会议伊始,本次会议的主要倡议和组织者、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今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是于光远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恩格斯系列学术活动不能没有于光远先生学术思想的研讨。董光璧先生曾说过:“没有恩格斯就没有自然辩证法,没有于光远就没有中国自然辩证法”。我们应该突出中国的自然辩证法人在时代和历史中的创造和贡献,于光远先生就是我们自然辩证法界的杰出贡献者和领路人。当前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点是缺乏对自然辩证法发展的系统性总结,对中国自然辩证法思想史的研究也是弱项。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缅怀历史、牢记传统、开创未来。因此,选择这个时间开这样一个会议,希望借助此次会议,深入挖掘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精华,结合当前实际,进一步作用于实践。

  之后,于光远先生的女儿、北京大学于小东教授发表致辞。她对学会纪念于光远先生并牢记他的开创性贡献表示感谢。同时,她简要汇报了近几年在传承于光远思想和精神方面所做的七件事情。包括:1.遵照于光远先生的遗愿,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了于老精心保存的、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要讲话的三页提纲手稿;2.在于光远先生的故乡上海嘉定档案馆举办了“于光远生平陈列展”;3.将于光远先生安葬在上海嘉定的长安墓园,长安墓园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嘉定档案馆都达到了教育的意义;4.首都图书馆在于光远诞辰100周年之际举办了“于光远学术思想研讨会”,并开设于光远书房;5.编写出版了纪念于光远先生的文集——《改革的黄金年华——我们眼中的于光远》;6.出版了《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7.出版了于光远先生所写的《我忆邓小平》。于小东教授认为,面对当前全球化的影响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于光远先生对时代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对我们认识当今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研究于光远先生的思想很有必要。我们今天举办的这场研讨会,既是对“留珍”思想的回应,也是发现新珍贵思想的行为。

  在学术报告阶段,共有七位学者作了报告。

  曾经师从于光远先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惠国教授作了题为《于光远——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奠基人》的激情报告。李惠国教授围绕于光远先生在革命中的历史足迹、在学海中的历史足迹、中国学派的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和系统的阐述。学术研究是于光远先生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他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付出诸多心血,包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著作的翻译和出版,推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教学,创立刊物,成立研究会等,对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于光远先生认为自然辩证法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他一生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惠国教授指出,我们今天召开的纪念会,不仅是回顾和研究于光远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而且要学习他的高贵人品,他的宽阔视野、深邃的洞察力、深切的现实关怀、学术志趣、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将启发和引领我们深入关切时代和当前出现的重大理论难题和实践困境,并激励我们解决这些难题和走出困境,努力探索并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李惠国教授的报告,是一份详尽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回溯自然辩证法历史、传承自然辩证法人的思想和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作了题为《光远同志如何引领我们走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的报告。何院士在报告中强调:“我个人之所以会参加革命的行列,是由于当时参加在上海交通大学涌现出的学生运动中,有一些先进分子介绍我读了一本苏联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苏联学者列昂节夫写的政治经济学。但是,真正引导我走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之路,却是于光远同志。”何院士系统讲述了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于光远先生的引领和启发下,与马克思主义结缘并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路径。他强调:于光远同志的一个重要领导方法,是组织大家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等理论著作。他更关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别是生产力的概念应包括哪些生产要素。何院士还系统论述了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鲜明地提出的两大论点,以及1989—1992年间自然辩证法学界为如何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吸收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中的激烈讨论等历史素材。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作了四十余年的马惠娣老师作了题为《于光远与中国休闲研究》的报告。她指出,休闲学是于光远先生晚年开拓的最后一门学科,他秉承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探索休闲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开启了中国休闲研究的航程。马老师介绍了于光远先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坚定的科学信仰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系统、完整地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并将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使命,进而系统论述了于光远先生的休闲思想,包括生活观、休闲观、闲暇观、劳作观、消费观以及休闲研究的思想原则与方法。她特别提到了于老坚持一个信念和两种关切,即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学术关切与社会关切;秉承两种精神和两种智慧,即独立思考和精神自由、文理兼通和吐故纳新的精神风范,以及咬文嚼字和广征博引的休闲研究方法。马老师感言:作为中国休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于光远先生留给我们一个缜密的中国休闲研究的学术文本,这是学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立教授作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译本若干经典论题中译考》的报告。刘教授的报告主要涉及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译本的若干经典论题,包括:(1)理论思维;(2)自然报复阶段论;(3)自然界不是仅仅存在着,而是生成并消灭着;(4)真理碰到鼻尖上VS鼻尖碰到真理上?他对这四个论题,基于德文原文、英译本DUTT2012,以及几个中译版本的比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供了自己新的译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治立教授作了《于光远坚持与发展自然辩证法原理的思想对当前教育普及工作的意义》的报告。徐教授主要阐述了于光远关于自然辩证法原理的坚持与发展的相关思想;当前自然辩证法教育与普及工作的主要问题;于光远相关思想对于自然辩证法教育普及的意义。徐教授认为,于光远相关思想对于自然辩证法教育普及工作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奠定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建制和教育普及工作的理论基础。没有于光远对于自然辩证法原理的坚持与发展,难以形成自然辩证法建制化的事业和其教育普及工作的依据。二是能够明确新时代坚持与发展自然辩证法教育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强化坚持自然辩证法教育普及的基本原理,丰富发展基本内容,依据基本原理与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普及形式。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作了题为《于光远自然辩证法学术创新的几个力点》的报告。刘教授指出,于光远先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他将于光远先生对自然辩证法的贡献总结为七条,即翻译著述、制定规划、成立学会、人才培养、开设课程、学术研究、学风会风建设等。同时,于光远先生开拓了几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尤其是提出自然辩证法中国学派,这个学派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派;它是交叉学科的最早形态;它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服务于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它与社会意识紧密相连;它坚持科学反对伪科学;它在中国走上学科建设和队伍建制化的发展道路。刘教授还分析了于光远先生提出的几个突出的学术问题,包括时代问题、地球问题、智慧学、人工自然、休闲问题、两科联盟、战略问题等。他还进一步探讨了于光远先生的治学方法,他的方法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总体性整体性研究方法;贯穿性方法;发展战略规划性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方法;解放思想开创创新的方法;只开风气不为师的胸怀等。最后,刘教授提出了几点思考:我们应审视自然辩证法的传统、返本开新,历史并未远去、时代需要新的于光远。

  于光远先生生前的学术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冀燕老师也参加会议并做了即兴发言。她认为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于光远诞辰105周年之际,举办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思想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她对研究会和会议组织者表达了谢意。

  最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赵月刚做总结发言。他指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是今年研究会最重要的工作,在今天于光远先生105周年诞辰日举办这场专题研讨会,是对于光远先生最好的纪念,更是对中国自然辩证法传统最好的回顾和反思。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课程教学,以及创办刊物、成立学会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学科建制化发展,凝聚了于光远先生一生心血。学术研究是于光远先生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他通过自然辩证法引领我们走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开创了自然辩证法中国学派。各位学者的报告,从不同方面和视角探讨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思想,讨论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于光远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哲学与自然科学、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劳动与休闲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观点,以及于光远自然辩证法的学术创新、自然辩证法教育与教学、《自然辩证法》中译本论题考据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何祚庥院士和李惠国教授的报告,具有重要学术史料价值。赵月刚副秘书长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及相关活动安排,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 供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8期要目

  (2020年8月18日出版)

  何为非概念论?

  ——一个康德哲学语境的考察……………………………………………………………刘晓龙,王 恒

  托马斯•休斯“技术-社会系统”思想探微…………………….…………… 杨海红,邱惠丽,李正风

  无“间”之“时”:朱利安论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吴兴华,吴先伍

  鼠疫斗士伍连德科学防疫思想的现实借鉴……………………………………………刘 科,胡华伟

  

《中国的技术哲学——经典文献和当代成果》

  简 介

  《中国的技术哲学——经典文献和当代成果》(英文)一书,近日已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作为该书的编者,我简要介绍一下该书的编写经过和主要内容。

  2016年3月,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工程与技术哲学》丛书主编、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彼得•弗马斯教授和国际著名技术哲学家卡尔•米切姆教授与我一起商议,要编一本《中国的技术哲学》,由我来担任主编,负责组稿、协调和修改加工。此前在《工程与技术哲学》丛书框架下已经出版了多本专著和文集,我国一些学者也曾参与其中一些文集的篇章写作,但是以“中国的技术哲学”作为书名,完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英文版技术哲学文集,在该丛书中还是第一本。我们就该文集的框架设计进行了多次讨论,在选题内容上逐渐达成共识。该书的目的是向国际学术界展现中国学者在技术哲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一些对英语世界读者而言不太熟悉的观念和学说,因此需要有一两篇文章简要、全面地介绍一下中国学者在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而更多篇章要突出中国学者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成果。用今天人们熟悉的说法,就是要展示这一领域的“中国声音”或“中国话语”。按照这一思路,本书在“导论”中对中国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做了简要而全面的介绍,陈凡教授和陈佳副教授撰写的那一章中也有相应介绍,其余的选题则侧重研究视角、方法和内容上的中国特色。因此,有些中国学者专门研究西方技术哲学思想流派和运用西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展开讨论的成果,就未收入该文集。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介绍的“中国的技术哲学”,只是其中部分的经典文献和当代成果,并没有全面概括的功能。

  在设计本书的选题过程中,我们还考虑到了下面两个因素:其一,本书的篇章作者(除了已故的陈昌曙教授以外),应该有条件由本人直接撰写、修改、加工、审定书稿,这样有些老一辈学者的经典文献限于种种条件未能收入该文集。其二,有不少青年学者在技术哲学领域也获得了很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但考虑到他们的成果还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空间,所以该文集只是侧重我国第一代技术哲学家和作为第二代的中老年学者的成果(其中某些成果与青年学者合作)。

  本书从确定出版意向到最终出版,经历了将近四年时间。这中间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仅各位篇章作者多次修改加工,还有不少外语界学者(包括在华工作的外籍教师)帮助修订英文文稿,不少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帮助查找核对文献资料和校对,斯普林格出版社的相关编辑也付出了大量精力。最终呈现的版本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本书除“导论”外,包括“经典文献”和“当代成果”两大部分。

  在我本人撰写的“导论”中,简要介绍了中国近现代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环境,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对技术的社会影响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辩证法领域学者对技术发展规律和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现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思想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逐渐形成,标志性成果相继发表,其主要动力来自对我国技术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和中西技术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这里既有陈昌曙、远德玉、关士续、刘则渊、李伯聪等学者关于技术价值论、技术过程论、技术创新哲学、技术伦理、工程哲学等方向上的重要成果,也有张华夏、张志林、吴国盛、吴国林等学者关于技术解释和技术推理、技术现象学、西方技术哲学流派评析等方向上的重要成果。肖峰、段伟文、李伦、杨庆峰等中青年学者也在各自方向上取得很多重要成果。这些方向上的进展表明中国的技术哲学逐渐趋于成熟,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并且正在走向世界。“导论”中还介绍了本书的组稿过程和选题思路,以及各章节的主要观点。

  本书的第一部分“经典文献”由五篇文章组成。第一篇文章是陈昌曙教授1983年发表的“简论技术哲学的研究”,这是中国现代技术哲学研究的第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这篇文章不仅提出了中国现代技术哲学研究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而且指明了研究的途径和方法。第二篇文章是我本人的“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特色与价值”,这篇文章基于陈昌曙教授的主要经典文献,分析评价了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学术价值,指出其理论特色在于注重对技术活动进行功能和价值分析,注重问题导向,注重技术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研究。第三篇文章是远德玉教授的“从过程论视角看技术及其价值”。这篇文章把技术活动看作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生不息不断转化的事物,以此为基础分析技术的不同形态及价值。第四篇是刘则渊教授和王国豫教授合作的文章“技术伦理与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这是中国国内较早将技术哲学研究拓展到技术伦理领域的引导性文献,对后来的技术伦理研究和教育有很大影响。第五篇文章是李伯聪教授的“科学-技术-工程的三元论”。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他的“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思想,以及基于这种思想对工程哲学主要理论问题的独到见解。

  在“当代成果”部分,包括八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朱葆伟教授的“工程活动中的审美因素”。这篇文章体现了中国学者对工程美学的独特解读,特别是从中国文化角度对工程中的审美因素的理解。第二篇文章是陈凡教授和陈佳副教授的“论技术哲学的中国化与技术的社会化”。这篇文章回顾了中国现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这一领域的主要议题,讨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学派发展的原则和路径以及技术社会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篇文章是我和张卫副教授的“以‘道’‘技’关系为核心的中国技术哲学”。这是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道”与“技”的关系出发对技术实践活动本质特征的解读,并且通过与西方技术哲学体系进行对比说明其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第四篇文章是赵建军教授的“技术理性的演变及其人文关联”。这篇文章把技术理性的发展分为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三个阶段,对技术理性批判中的代表观点技术悲观主义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五篇文章是李三虎教授的“纳米伦理学研究的三个维度”。这篇文章从实践探索、人类经验和伦理统摄三个维度来分析纳米伦理学研究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了中国学者在高技术伦理研究方面的贡献。第六篇文章是王大洲教授的“技术、创新与生活世界:一种现象学分析”。这篇文章反映了中国学者基于现象学视角在技术创新哲学领域具有特色的成果。第七篇文章是肖峰教授的“信息技术哲学及其在中国的当代价值”。这篇文章对信息技术哲学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有着独特视角的分析,进而讨论了信息技术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第八篇文章是王国豫教授和李磊博士的文章“纳米伦理的几种进路与技术伦理学的中国视角”,从中西技术哲学比较研究的角度对纳米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些文章反映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更为关注具体技术领域的现实问题,关注技术前沿进展特别是高新技术进展提出的技术哲学问题,关注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国特色。

  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发展成更为完整、更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对国际技术哲学研究做出更多贡献,这是有待今后中国学者为之努力的。本书作为在这个方向上的初步成果,希望能够在推动中国的技术哲学进一步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王前 供稿)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

  暨2020年学术年会正式通知(第三轮)

  2020年是革命导师和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1820.11.28-1895.8.5)诞辰200周年,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的“恩格斯年”,并举办一系列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根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0年工作计划,纪念大会与学术年会合并举行,研究会定于今年10月9-11日在北京举办“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会议将围绕主题“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设置15个分会场,其中前13个分会场在北京,第14分会场在云南昆明,第15分会场在福建漳州。现向学术界公开征集参会论文,欢迎学界同仁莅临参会。

  一、会议主题: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

  二、会议安排:

  (一)10月9日全天:代表报到

  报到地点: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大厅(海淀区阜成路40号,大门朝西)

  住宿地点: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大门朝西)、裕龙大酒店(大门朝北)

  (二)10月10日上午: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

  地点:中国科技会堂二层报告厅B207(北京海淀区复兴路3号)

  (注:京内代表自行前往,京外代表在裕龙国际酒店集合统一乘车前往)

  (三)10月10日下午-10月11日上午:学术年会第1至13分会场会议

  地点: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北京裕龙大酒店

  (四)10月11日下午:代表离会

  三、分会场设置:

  会议共设15个分会场,其中第1至13分会场在北京,第14分会场在云南昆明,第15分会场在福建漳州。参加昆明和漳州分会场的代表,请注意会议时间,具体事项请咨询分会场联系人。

  第一分会场:马克思恩格斯与当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学术研讨会

  承 办:科技哲学史专业委员会、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联系人:孙涛 13511012864,ys77878@163.com

  第二分会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文本创作传播和新时代自然辩证法发展学术研讨会

  承 办: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范雅捷 18811451798,fanyajie2009@163.com

  第三分会场:自然辩证法教育暨科学精神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

  承 办:教学与普及工作委员会、保卫科学精神工作委员会

  联系人:王娜 13911995538,wangna@buaa.edu.cn

  第四分会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与技术哲学及其STS学术研讨会

  承 办: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陈红兵 18602438501,Chenhb2066@126.com

  陈佳 13804216640,neuhenjia@163.com

  第五分会场:恩格斯与科学精神、科技伦理、科技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

  承 办: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于雪 13889644025,yuxue526@126.com

  夏劲 13071267636,xiajin688@163.com

  第六分会场:自然辩证法与新冠疫情后的哲学治疗学术研讨会

  承 办:思维科学与认知哲学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黄传根 18811350369,zhengfa4204@163.com

  第七分会场:自然辩证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

  承 办: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王天民 13621123631,wtm@bnu.edu.cn

  第八分会场:《自然辩证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学术研讨会

  承 办:自然哲学专业委员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陆群峰 18257283602,luqunfeng2012@163.com

  吴建国 18883769960 wujg699@njupt.edu.cn

  胡春立 18501153500 642434195@qq.com

  第九分会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

  承 办: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联系人:周国文 13522637012,guowenzhou@126.com

  王小伟 17701159108,Xiaowei_beijing@163.com

  第十分会场:医学辩证法研究的历史及其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

  承 办: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唐文佩 13810493390,tangwenpei@bjmu.edu.cn

  第十一分会场:休闲哲学与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基础学术研讨会

  承 办: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马惠娣 15611714462,mahuidi@china.com

  第十二分会场:创新驱动与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承 办:党校系统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付立 13521463736,2006fuli@sina.com

  第十三分会场: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工程、医学与辩证法

  承 办: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联系人:谢咏梅 18910826791,yongmeixie@sina.com

  第十四分会场(昆明):自然辩证法与“两山”理论论坛

  承 办: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0年10月10日

  联系人:杨玲 13888519765,465587198@qq.com

  第十五分会场(漳州):新时代中国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全面探索

  承 办: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时间:2020年11月中下旬

  联系人:谢立志13806943450;蔡毅生13063168906,cys567@163.com

  四、征稿说明:

  1.请根据论文内容按分会场议题投稿,将论文(全文或摘要)、参会回执,同时发送至分会场联系人邮箱,并注明会议名称和分会场。请注意分会场地点。

  2.会议投稿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10日,论文入选后会务组将发正式邀请函。

  3.论文格式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论文规范(网址http://zrbz.cbpt.cnki.net)

  五、相关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会务费,参会代表的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六、联系方式:

  1.投稿事宜请联系各分会场联系人。代表住宿请自行扫码预定,如遇问题请与总会秘书处联系。

  2.总会秘书处 电话:010-68598474,62142487,Email:zrbzhf@vip.sina.com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20年6月26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关于召开八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八届四次理事会的通知

  各位常务理事、理事: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八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八届四次理事会定于2020年10月9日下午在北京裕龙大酒店二层大宴会厅(海淀区阜成路40号,酒店大门朝北)召开,请八届常务理事、理事出席会议。

  一、会议安排:

  (一)10月8日下午、10月9日上午:代表报到

  报到地点:北京裕龙国际酒店一层大厅(海淀区阜成路40号 酒店大门朝西)

  住宿地点: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大门朝西)、裕龙大酒店(大门朝北)

  (二)10月9日下午:八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八届四次理事会

  全体八届常务理事、理事出席会议。如不能到会,务必派代表出席。

  (三)10月10日全天和11日上午是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11日下午离会。

  二、回执和住宿:请全体代表于9月10日前提交参会回执,并自行扫码预定房间,酒店二维码见通知最下方。

  三、相关费用:本次会议不收会务费,参会代表的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四、联系方式:

  总会秘书处 010-68598474,62142487,丁予聆:13693089941

  Email:zrbzhf@vip.sina.com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20年6月26日

  


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重大疫情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第18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会议通知(第一轮)

  2020年是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1820.11.28—1895.8.5)诞辰200周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国内外迅速蔓延,全球各界人士都在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防控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探究和反思。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自然辩证法“为国服务”的宗旨,“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重大疫情——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暨第18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将于2020年秋季(视疫情稳定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某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待定)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东北大学主办,由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承办。

  一、会议主题: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重大疫情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会议议题包括: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技术哲学审视;

  2.国外自然辩证法与技术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3.新时代中国自然辩证法与技术哲学的理论创新;

  4.自然辩证法与技术哲学的教学与普及;

  5.新冠肺炎疫情的自然辩证法审视;

  6.应对重大疫情的技术支撑能力研究;

  7.国内外重大疫情的科技、经济、社会(STES)研究;

  8.重大疫情与自主创新、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国家;

  9.重大疫情与技术教育创新研究;

  10.其他相关议题。

  二、会议论文和回执

  提交的论文不超过8000字,并且附有300字的内容摘要。论文应该标明拟提交的分组会议。

  论文后面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邮箱等)。

  请拟参会者于2020年5月1日前提交参会回执,6月30日前提交参会论文和摘要,论文入选后会务组将发正式邀请函。

  论文格式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的论文格式,论文和回执发送至邮箱:chenhb2066@126.com;ddchenjia@126.com

  三、会议费用

  每位代表交纳会务费500元(人民币),研究生免费,住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四、会议时间地点:

  1.时间:2020年秋季(视疫情稳定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地点:某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待定)

  五、联系方式:陈红兵:18602438501电子邮箱:chenhb2066@126.com

  陈 佳:13804216640 电子信箱:ddchenjia@126.com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

  东北大学

  承办单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

  

“自然辩证法与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通知

  伟大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人类遭遇到新冠肺炎意想不到的侵袭和威胁。为更好地纪念恩格斯,以便挖掘和运用其思想智慧认识、理解和防控人类面临的重大灾难,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自然辩证法与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定于2020年秋季(根据疫情情况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西安召开。

  一、会议主题:自然辩证法与延安精神

  二、主要议题:

  1.自然辩证法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2.新时代延安精神的解读与自然辩证法;

  3.自然辩证法与重大风险的防控;

  4.延安时期疫情防控的检验与启示;

  5.自然辩证法为国服务传统与延安精神;

  6.自然辩证法与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

  7.其他与本次主题相关的选题。

  三、征稿说明:请将参会论文(全文或摘要)和参会回执发送至zrbzhf@vip.sina.com,论文格式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论文标准规范。投稿时请注明会议名称。

  四、相关费用:本次会议不收会务费,参会代表的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五、会议地点: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国际会议中心。

  六、联系方式:丁予聆 010-68598474, Email:zrbzhf@vip.sina.com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