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思维与人类未来”学术研讨会
暨《历史、实践与过程》新书发布座谈会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0日,“过程思维与人类未来”学术研讨会暨《历史、实践与过程: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的共通性》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思维科学与认知哲学专业委员会、科技风险治理与人类安全专业委员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过程马克思主义与实践哲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线下参会,另有30多人通过腾讯会议同步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强教授主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崔新建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杜学亮研究员分别致辞,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崔新建教授对张秀华教授新书《历史、实践与过程》给予高度评价,该书是对过程思维、历史逻辑和实践辩证法所做的深入探索和系统诠释。杜学亮研究员充分赞誉张秀华教授始终站在学术前沿,笔耕不辍,成果显著,其新书被收入法大文库。
在新书发布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怀特海研究中心杨富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牛洁颖副编审对新书作了隆重推介。新书作者、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过程马克思主义与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张秀华从成果来源和专著出版情况、着重解决的几个理论问题与基本判断、创新之处及有待拓展的思想空间等作了简要汇报。最后,张秀华教授重申该书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文本研究、视域融合呈现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的共通性,阐明二者哲学的根本特质及其理论旨趣的殊异,彰显马克思思想的时代性、实践性与革命性。
在学术研讨环节,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山西大学王成兵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崔伟奇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刘益东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曲跃厚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崔新建教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赵庆杰教授、中华女子学院王欢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郦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计彤教授、中国石油大学杨关玲子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黄传根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蔺庆春老师依次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均对张秀华教授的新书出版表示祝贺,认为该书出版意义重大,是比较哲学研究方式的成功尝试,使得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比较研究走深走实,开辟出新过程论研究路径,拓展了马克思实践观的新境界。
最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伟奇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专家学者云集,是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通过紧张而热烈的讨论,21个报告不仅对会议主题作了充分回答,而且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大会一致认为,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数智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过程思维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报道人:黄传根、张玮;摄影:王新蕊、刘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