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科技伦理生态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8

920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科技伦理生态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活动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恒力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正清、北京大学博士生蓝怡茜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张恒力教授首先以“科技伦理生态的建构研究”为题,系统梳理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从外在走向内在,最终迈向共生的发展历程,强调构建中国自主的科技伦理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紧迫性。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翟晓梅作“科技伦理生态的内涵、原则和内容研究”报告,深入剖析了现代科技伦理问题呈现的结构性与关系性缺失状态,强调伦理已内在于科技实践本身,并为科技伦理生态的构建提出和谐共生、动态平衡、前瞻性责任与文化传承等核心原则。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刘合以“建构科技伦理生态的规范标准研究”为题,指出建构规范标准旨在增强我国在全球科技伦理治理中的话语权,核心任务是打通技术标准体系与伦理规范体系,建立动态协调机制,最终构建一套科学、可操作的科技伦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科技伦理前沿问题、科技创新与风险治理、科技伦理生态问题等,结合研究专长各抒己见。其中,北京大学教授周程认为科技伦理治理必须兼顾自律与他律,并强调当前在伦理审查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巨大缺口,呼吁加速建设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等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医院、企业等机构的现实需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孝廷提出“伦理存在论”的构想,主张面对人类文明危机,伦理学需要转向“第二开端”,成为一门关注“成人”的积极伦理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秀华论述了“工程的未来化及其价值与伦理意蕴”,认为必须推动工程范式向融合生态思维与人文关怀的“工程生态范式”转换。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科技伦理生态构建是科技创新发展到新阶段人类面对风险与挑战的整体性反思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亟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各方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以“向善、求真、尚美”为价值目标,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